国家十三五科研项目单位
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学校
云南省三生教育优秀学校
昆明市民办教育优秀学校
宜良县基层党组织示范点
小班制 个性化 封闭式 军事化 普通初中
帮助不适应传统教育的孩子 会学习 不厌学 有个性 不逆反 懂网络 不成瘾 爱生活 无陋习 (0871-67516111)
詹大年:如何帮助孩子应对网络关系
(詹大年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策划学术委员 昆明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青春期教育专家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)
谢谢大家给我鲜花、掌声!就从大家给我的献花、掌声说起吧,虽然我知道它是虚拟的,我根本就没有收到实物,但我感觉好、心情好。为啥?因为这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感觉需求。计算机网络技术让我们成为了朋友,经常交流,互相信任,我们也逐渐依赖上网络。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网络的出现,开始让我们不在乎“现实中”得到了什么,而在乎“感觉上”得到了什么。我们成年人认为自己玩网络是工作需要,是有目的的,而孩子是为了玩。这样说孩子是否合适?如果孩子使用计算机网络用于学习,就不是网瘾。那么,到底什么是学习?值得思考。成年人吹牛、打牌、下棋都是沟通,孩子玩游戏也是沟通,很愉快的!
我们丑小鸭中学招收的孩子很多有网瘾,作息时间黑白颠倒,时间长了也有出现暴力倾向;还有不能和家长沟通,体质很差。
一、我们学校是如何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
1、用依恋摆脱依赖
网瘾是一种依赖,孩子不上网,不舒服,很难受。依赖网络的原因可能:一是学习上多受到挫折,二是同伴关系交往上多挫折,三是因为没有达到父母要求,无法和父母沟通的心理挫折。这样孩子自然就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网络上。而吸引孩子最容易上瘾的,最爱玩的是游戏,它通过简单的点鼠标,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去玩。玩起来很简单,孩子就喜欢,过关游戏还可以让孩子找到成就感。比如男孩子喜欢玩打斗的游戏,每过一关立即就有成就感,加上游戏中人物女性身材好,长得漂亮,时尚,个性等,男孩子可得到审美等满足感。
由此可见,网瘾产生根源是孩子在现实中没有可以依赖的对象,在学习、交友、家庭沟通等就出现了大的问题。我们应对办法是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同学关系、师生关系,让他们感觉到依恋这些关系。
2. 用网络表达自己、表现自己
网瘾孩子来我们丑小鸭中学一段时间后,我们是鼓励他们上网的。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,有配有平板电脑的网络教室,学生也可以自带笔记本电脑。
我告诉孩子们,要在网络里能找到自己的作品,找到自己的信息,体现自己的能力,实现自己的成就,这才是玩电脑,否则是“被电脑玩”。我每天写博客、微信等关于教育的文章。大部分学生都是我的粉丝,他们喜欢在上网鹅第一时间看我写的东西。最近一些孩子就把我五年以来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等十几万字的笔记,编辑成书《丑小鸭校长和白天鹅孩子》,即将出版。
我给孩子上初二语文时,作文课没有让他们在作文本上写啥,而是建立写作群,交流讨论。我在寒暑假给他们安排固定时间上网课,群里讨论,充分利用网络,开展教学写作,让孩子们在网络上得到自信。现在很多孩子在网络上有作品、照片、文章、视频等,可以通过搜素引擎查询。这样他们有了自豪感、成就感,就觉得玩游戏真没意思。
网络是一把双刃剑,关键看我们如何认识与利用。所谓“戒除”是没有价值的,只有引导正向转移,才对孩子的未来会产生很好的影响。
二、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网络关系
1、家长一定要懂网络
网络技术代表现代最先进的生产力。因为网络的发展,传统的思维方式、生活方式、工作方式将彻底改变,传统的单一的学科将会因为网络的出现而逐渐消失。一个不懂网络的孩子,一定是未来的文盲。
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玩网络,在网络里找到自己、成就自己。
2、如果孩子过于依赖,可以隔离治疗。
如果孩子可以正常坚持学习,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上网。如果发现孩子因为网络已经无法正常学习,我们可以与孩子协商共同制定规则。比如,明确何时何地可以玩,如果违反规则,如何处罚等等。
我的女儿,就经常玩电脑。我觉得时间差不多了,会问她:“还需要多少分钟?”孩子如果回答“30分钟”,我会说:“爸爸给你40分钟。时间到了自己关机。”
第一次一定就要做到,做不到就按照规则立即惩罚。同时不要唠叨,反复数落,反而会无用,更不利于孩子控制能力的培养。
有些孩子,因为网瘾,已经到了不上课、不睡觉、不沟通,甚至暴力、幻觉。这样如果继续允许上网,一定会害了他。建议家长借助专业机构进行治疗。
2、对于网络有依赖的孩子一定要正向转移,让他们对家庭的依恋取代对网络的依赖。我们要给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及时帮助,多平等的交流沟通,让孩子可以自由的表达、展示自己。
3、父母和家庭可以给孩子安全感、存在感是非常重要。营造快乐、安全、自由、平等的家庭环境,是和孩子密切联系的关键。网络是自由的,可以满足人们在现实中的难以满足的很多需求。让孩子们在平等的、愉快的现实中获得身心发展的需求的满足。
【最后寄语】
有些家长以为看一本书,听一节或者几节课就想立即把问题解决。这不符合教育规律。教育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。因为孩子一直在成长的状态,成长就是变化。因此方法一定要变。尊重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,拥有良好的教育心态,这是关键。生长是没有加速度的。自然万物也是在慢慢变化,不易察觉,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变化。因此是应该在付出感情之后,不断地沟通,不断地强化。一个孩子网瘾了,不要相信几个道理就能解决。
我结合孩子的“问题”,引导孩子在网络写文章、搞设计、读书、听课、建网站……,给他身心的需求满足。这样,效果确实非常好。